close

最近社區發現了讓人聞之色變的腸病毒的案例。

平常婆婆都會帶裕展到社區中庭跟一些年紀差不多的阿嬤們三姑六婆,但這一兩個星期都不敢下去,因為太多小朋友都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聽說好像是某戶的小朋友得了腸病毒嚴重到手心都張水泡還到中庭玩,還有另一個說法是社區中的托兒所有小朋友得腸病毒帶進來的,反正不管是它怎麼來的,結論就是讓所有家長都嚇壞了,還好社區管委會馬上做緊急處理「全面大消毒」,警衛看到大人要帶小朋友出門就問:「要去看醫生哦!」哈~~~因為最近太多人發燒了。

 

8/14放無薪假的星期五本來打算好好補眠,早上六點裕展喝完奶奶後繼續睡,睡到9點忽然大哭,拍拍他也沒用,本來還在氣他幹麻不讓媽媽好好休息一下的,因為一直哭而且拍也沒用所以只好抱起來哄,一抱起來發現體溫不對,一量結果燒到38.9度,馬上帶去給醫生看,還好醫生說目前只是喉嚨發炎引起的發燒,回家只要能退燒就沒事,星期日再回診一次就行了,但當天一直燒燒退退的到晚上12點才沒再發燒。

 

裕展有沒有不舒服超明顯的,只要一開始要發燒他就病奄奄的昏昏欲睡像隻小貓(看了好心疼),一退燒馬上就爬上爬下動來動去的像個小豹,而且小朋友都不愛吃藥一定要用灌的(我們小時侯也是這樣),灌到後來他一看到酷刑的工具馬上就哭。

 

社區有另一對姐弟超級嚴重的,搞的兩個都住院,目前姐弟還分開隔離中,聽說他們就真的是中了腸病毒,姐姐跟裕展同一天發燒,也是燒燒退退的,但那個媽媽也真是的,不馬上帶去給醫生看,隔天才帶去,就果搞到變成住院,出院回家因為太久沒看到弟弟,所以一直趁大人不在時偷親弟弟,四、五個月大的小嬰兒怎麼受的了病毒的入侵呢?所以沒幾天也去住院啦,小的更嚴重還送到台北長庚醫院。

 

腸病毒真的很危險,因為小朋友的抵抗力比較差。

腸病毒的症狀

大約感染病毒之後二至十天以後才信出現症狀,大多數人的症狀不重。
標準的症狀是口腔的後部、手」、出現水泡、潰爛,在膝蓋與臀部也時常看得到相同的水泡所以常稱了為手足口症。如果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水泡,其它地方沒有,則稱之為咽峽炎。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很疼,不敢吃東西,口水變多,同時也可能有高燒,平均七天會痊癒。有的小朋友也可能不出現標準的手足口症或咽峽炎,只有一般的感冒發燒症狀,但是在發燒退了以後,皮膚會出現類似長痱子一樣,以軀幹為主的全身性紅疹,醫學上稱之為「熱性疹症(febrile exanthematous disease)

 

 

何謂「腸病毒333專案」?

腸病毒「三危」--- ※危險族群是3歲以下,78%的死亡案例年齡小於3歲。    ※危險期間,3天之內。    ※危險症狀有三,昏睡、持續嘔吐和肌躍型抽搐。

 

如何向腸病毒說不?

拒絕飛沫傳染,不去密閉且人多的空間。此外,腸病毒怕紫外線,所以可以帶小寶寶到戶外曬陽光。另外,咳嗽的時候,記得掩口,減少口沫散布;拒絕糞口傳染,吃飯前後、如廁後要徹底將手洗乾淨,幼稚園和學齡兒童,切忌共飲共食的不良習慣;拒絕接觸傳染,洗手之後要記得不要再觸眼、口、鼻等五官七竅。食物煮熱至56℃以上,游泳池有加氯且符合法規規定,游泳下水之前先沖洗,游泳完後漱漱口。

 

打擊腸病毒最重要的是徹底洗手,濕、搓、沖、捧、擦,尤其是「搓」的步驟,要確實施行。並謹記腸病毒的333→3歲以下、3天之內、3個危險症狀,一有可疑的症狀發生,應迅速就醫,追蹤病情,才能將腸病毒徹底打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UFANG 的頭像
    SHUFANG

    新手mama隨手朼記

    SHU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